近年來,中國紅酒由「新興產區」逐步躍升為國際矚目的焦點,從寧夏到新疆,愈來愈多中國酒莊憑實力登上國際舞台。其中,新疆的天塞酒莊(Tiansai Vineyards)更成為中國葡萄酒的代表之一,憑藉卓越品質與獨特風土,讓世界重新認識「中國紅酒」的力量。

多樣風土 孕育中國紅酒的獨特風味

能夠種出優質釀酒葡萄,是釀製高品質葡萄酒的首要關鍵,陽光、溫差、土壤與人為管理的平衡缺一不可。全年日照充足、日夜溫差大,有助糖分積累與香氣形成;乾燥少雨的氣候可避免果實受病害影響。土壤方面,以排水良好、略為貧瘠、含礦物質的沙礫或石灰岩土壤最理想,能帶出清晰的風味層次。地形則以丘陵或高原為佳,海拔約八百至一千五百米,既有充足陽光又能保持涼爽。適度的風力有助保持葡萄乾爽,而精準灌溉與低產量管理則確保果實集中而飽滿。

中國幅員遼闊,擁有多種氣候與地形條件,正正為葡萄種植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。幾個主要產區包括:

1|寧夏賀蘭山東麓:以高品質紅酒著稱,氣候乾燥、晝夜溫差大,果實糖分高、酸度平衡。

2|山東蓬萊:海洋性氣候帶來柔和酸度與芳香白酒。

3|新疆產區:高海拔、長日照、乾燥少雨,是中國最具潛力的葡萄酒產區之一。

擺脫傳統產區框架  中國紅酒創出獨特風格

中國酒莊的釀造理念近年出現重大轉變——從模仿歐洲傳統,走向屬於中國自己的風味與表達。包括天塞在內的多個品牌,開始重視「風土個性」與「文化美學」,強調葡萄本身的果味與香氣層次,採用較少干預的釀造方式,讓自然風味主導。酒標設計亦融入絲綢之路、天山雪峰等中國元素,呈現獨特風土,將中國紅酒從「新興產區」推向「世界精品」。

天塞酒莊 開拓中國紅酒的國際化之路

天塞酒莊位於海拔約1100米的新疆焉耆盆地,南依天山,陽光充足、氣候乾燥、日夜溫差大,葡萄成熟期長,果皮厚、香氣濃,十分適合釀造高品質紅酒。沙礫土壤的排水與反光效果,讓葡萄能均勻吸收陽光,形成濃郁的果香與平衡的酸度。

酒莊與法國著名釀酒師 Jean-Claude Berrouet(曾任波爾多柏圖酒莊釀酒師)合作,將歐洲傳統工藝與新疆風土完美融合。堅持採用有機種植與人工採摘方式,嚴格控制發酵與陳釀過程,確保每一瓶葡萄酒都能真實反映新疆土地的味道。天塞酒莊的作品屢獲國際肯定,在 Decanter World Wine Awards(DWWA)、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 等國際大賽中多次奪金。

與中餐完美契合的風味表現

中國紅酒的另一大優勢,是能與中菜風味自然融合。以天塞酒莊的紅酒為例,其濃郁果香與平衡酸度,非常適合搭配中式菜餚:

天塞西拉:配孜然羊排、烤肉或新疆大盤雞,風味層次完美呼應
天塞赤霞珠:適合與紅燒牛腩、烤鴨等濃味菜餚共賞
天塞霞多麗:宜配海鮮或清蒸魚,突顯清爽口感

這種味覺與文化上的契合,使中國紅酒更貼近本土餐桌,亦更具國際吸引力。

天塞酒莊見證中國紅酒的自信與未來

天塞酒莊的成功,代表的不僅是一間酒莊的榮耀,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徵。中國紅酒以新疆為起點,正以實力與文化魅力走向全球,讓「中國葡萄酒」成為世界矚目的新名詞。這不僅是一杯酒的故事,更是中國風土與匠心的結晶。